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,智齿逐渐退化为一种不再必要的牙齿结构,它在口腔中几乎不起作用,却常常成为健康隐患。智齿的拔除成为许多人的选择,但并非所有情况下都需要拔除。本文将探讨在何种情况下智齿需要高位阻生,并分析影响智齿高位阻生安全性的因素。
智齿的基本知识
首先,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智齿。智齿,又称第三大臼齿,是位于上下颌骨的最后长出的臼齿。它们通常在9岁左右开始形成,14岁左右形成齿冠,并在青春期末期长出。每个人的智齿生长时间不同,有的人在12岁左右长出,有的人则可能要到40岁左右,甚至有些人一生都不会长出智齿,这些都是正常现象。
高位阻生智齿的最佳拔除时期
博爱曙光医院口腔医生指出,13至30岁是拔除高位阻生智齿的较佳时期。在这个年龄段,冠周炎尚未高发,邻牙未长期积塞食物,很少发生邻牙远中龋和牙间骨吸收。此时,智齿牙周间隙较宽,周围骨质较松,拔除智齿的阻力较小。40岁以后拔除智齿,创伤会增大,且老年人身体状况可能不适合拔除手术,智齿引发的问题也难以彻底根除,甚至可能影响假牙佩戴和生活质量。
智齿高位阻生的安全性因素
智齿高位阻生的安全性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:
- 智齿生长的位置和方向:智齿生长的位置和方向应正常,避免对其他牙齿造成压迫或损伤。
- 智齿的健康状况:智齿没有蛀牙,智齿冠周软组织没有发炎和疼痛史。
- 对咬牙的存在:智齿需要有与之相抗衡的另一颗智齿,以维持正常的咬合关系。
必须拔除的智齿情况
以下情况下,智齿必须拔除:
- 蛀牙:如果智齿出现较深的蛀牙,特别是需要根管治疗的,建议拔除。
- 侵犯邻牙:如果智齿生长空间不足,可能会顶住相邻牙齿,导致两颗牙齿都保不住。
- 空间不足:智齿生长空间不足时,会出现严重的牙龈肿胀和牙齿疼痛。
- 不易清洁:智齿生长位置不正常,清洁困难,容易导致蛀牙。
- 没有对咬牙:如果一颗智齿的对面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另一颗智齿,可能影响咬合关系。
- 阻生齿:这种类型的智齿通常埋在齿槽骨内,当感到疼痛时,应考虑拔除。
总结
智齿高位阻生的拔除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决定。了解智齿的生长规律、拔除的最佳时期以及影响拔除安全性的因素,对于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。在决定拔除智齿之前,建议咨询专业口腔医生,以获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