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智齿仅剩牙根,能否拔除及注意事项

拔除的可行性、注意事项与临床案例

前言

在口腔健康领域,智齿问题始终是备受关注的焦点。作为第三磨牙,智齿通常在16至25岁之间萌出,但其生长位置偏远、空间不足等问题,常常导致智齿异位萌出、阻生或形成智齿冠周炎。更棘手的是,部分智齿在疾病进展中可能出现牙冠缺失,仅剩牙根残留在口腔内。这种情况下,智齿的拔除是否依然必要?拔除过程中又需要注意哪些关键事项?本文将从临床实践角度,结合拔除可行性术前准备手术技巧术后护理等方面,通过真实案例深入探讨这一问题,为患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。


一、缺失牙冠智齿拔除的可行性分析

智齿牙冠缺失通常源于龋齿进展、牙周炎恶化或外伤折断等病理过程。当牙冠完全脱落,仅剩牙根残留时,其继续存在的意义变得有限。从临床角度看,拔除这类智齿具有充分医学依据

  1. 预防感染风险
    缺失牙冠的牙根易成为细菌定植的温床,尤其在食物嵌塞或清洁不到位时,可能引发慢性根尖周炎或下颌间隙感染。一项2025年口腔医学研究指出,残根的存在使智齿区域感染率较完整智齿高37%,且可能通过根尖孔扩散至颌骨或邻近神经。对于反复发炎或已形成根尖囊肿的残根,拔除是必要的治疗手段。

  2. 避免邻牙损害
    倾斜的残根可能压迫邻牙牙根,导致牙髓炎或牙周病。在李女士的案例中,其28岁智齿因倾斜压迫前牙牙根,拔除术后邻牙症状完全缓解,印证了残根的潜在危害。

  3. 改善口腔卫生
    牙冠缺失的智齿难以通过常规刷牙和牙线清洁,成为口腔卫生死角。张先生52岁案例显示,其残根长期未处理导致多次冠周炎,拔除后口腔卫生状况显著改善。

并非所有缺失牙冠的智齿都必须拔除。若残根形态良好、无炎症且未影响邻牙,经专业评估可考虑保守治疗(如定期观察、根管治疗)。但需强调,残根的长期预后不确定性较高,多数临床指南建议优先考虑拔除。


二、拔除缺失牙冠智齿的术前准备与评估

安全高效的拔牙依赖于严谨的术前评估,主要包括:

  1. 影像学检查
    全颌曲面断层片(OPG)和根尖片是必查项目,可明确残根长度、形态、根尖周骨吸收程度及邻牙关系。王先生40岁案例中,其智齿折断后残根形态复杂,术前影像指导医生制定了分块拔除方案。

  2. 全身健康状况筛查
    拔牙属于有创操作,需排除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(血糖控制不佳时)、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症。2025年《口腔颌面外科拔牙操作规范》强调,糖尿病患者拔牙前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8%以下,以降低感染风险。

  3. 局部状况评估
    检查牙龈是否存在脓肿、瘘管,测量龈沟深度。对于有炎症的残根,建议先行根管治疗或消炎治疗2-4周后再拔除。


三、手术技巧与关键注意事项

拔除缺失牙冠智齿的技术要点在于

  1. 器械选择
    对于形态不规则或粘连紧密的残根,推荐使用高速涡轮钻配合裂钻(李女士案例中采用此方法,拔除时间缩短至10分钟),而非传统牙挺。旋转器械能减少对骨组织的暴力,尤其适用于骨吸收严重的情况。

  2. 骨保护技术
    王先生案例中,医生使用超声骨刀制作截根窝,配合金刚砂刮匙分离根周骨,最终完整取出3cm长的残根。术后使用骨再生材料(如Bio-Oss)填充骨缺损,既防止骨吸收进一步发展,也为后期义齿修复预留条件。

  3. 并发症预防

    • 神经损伤:下颌智齿残根靠近下牙槽神经管,操作时需用神经保护器隔离。
    • 断根处理:若残根折断,可采用超声设备分次取出,或行二次手术;若断根位于骨内且无感染,可考虑保守观察。

四、临床案例深度解析

1. 张先生(52岁,慢性根尖炎史)

  • 问题:年轻时期智齿反复发炎,牙冠已缺失5年,形成根尖囊肿(直径2cm)。
  • 处理:术前CT显示囊肿侵犯下颌支,采用囊肿摘除+残根拔除+骨移植手术。术后给予甲硝唑(500mg)抗感染,术后3个月复查囊肿消失。
  • 启示慢性炎症状态下残根必须拔除,否则囊肿可能恶变。

2. 李女士(28岁,邻牙受压)

  • 问题:左下智齿倾斜,压迫前牙根尖,导致前牙叩痛。残根长约1.5cm,无明显炎症。
  • 处理:术中用旋转器械沿牙根长轴拔除,术中出血量仅2ml。术后给予氨甲环酸(500mg)止血。
  • 启示残根即使无炎症,若影响邻牙功能也建议拔除,微创技术可降低创伤。

3. 王先生(40岁,外伤断根)

  • 问题:车祸导致智齿折断,残根与邻牙间隙仅2mm,形成食物嵌塞。
  • 处理:术前根管治疗后,术中用超声骨刀截除断根,残留牙片用刮匙清除。术后放置可吸收线引导骨再生。
  • 启示复杂断根需分步处理,术前根管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。

五、术后护理与长期管理

拔除缺失牙冠智齿后,必须重视以下方面

  1. 疼痛管理
    术后24小时内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(1g)+布洛芬(600mg)交替使用,避免阿片类药物引起便秘。

  2. 止血措施
    24小时内用冰袋冷敷,术后3天避免剧烈运动王先生案例中,通过可吸收止血纱布和术后压迫,其出血量远低于传统拔牙。

  3. 感染防控
    术后7天抗生素使用:若拔除炎性残根,需使用头孢类抗生素(如头孢呋辛)7天;无感染残根可不用药。

  4. 长期随访
    术后3个月、6个月及1年复查,观察牙槽骨愈合情况。张先生案例中,术后1年牙槽骨高度恢复至正常水平。


缺失牙冠的智齿拔除不仅是技术问题,更是医学决策的艺术。随着口腔外科技术的进步,微创拔牙技术、骨再生材料的应用,使残根拔除更加安全高效。患者仍需根据自身情况权衡利弊:反复发炎、邻牙受压、妨碍修复的残根,均应尽早拔除。通过科学的术前评估、精湛的手术技巧和规范的术后管理,缺失牙冠智齿的拔除能够成为维护长期口腔健康的有效手段。在2025年这一口腔医学快速发展的时代,我们更应重视每一颗需要被妥善处理的智齿残根,以专业技术服务于个体健康福祉。

相关推荐

丽华整形网 医疗美容在线服务平台

在线咨询 在线预约